二喹啉甲酸(BCA)檢測法測定蛋白質濃度實驗
實驗方法原理
在堿性環(huán)境下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結構能與 Cu2+絡合生成絡合物,同時將 Cu2+還原成 Cu+。而 BCA 試劑可敏感特異地與結合,形成穩(wěn)定的有顏色的復合物。 在 562nm 處有高的光吸收值。顏色的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,可根據吸收值的大小來計算蛋白質的含童。
實驗材料 待測蛋白質樣品
試劑、試劑盒 BCANaOH碳酸鈉碳酸氫鈉五水硫酸銅酒石酸鈉
儀器、耗材 分光光度計 37℃水浴鍋小燒杯移液管槍頭和加樣槍試管試管架
實驗步驟
1. 溶液
1.1 試劑 A,1L
10 g BCA (1%)
20 g Na2CO3·H2O) (2%)
1.6 g Na2C4H4O6(·2 H2O) (0.16%)
4 g NaOH (0.4%)
9.5 g NaHCO3 (0.95)
加水至 1L,用 NaOH 或固體 NaHCO3 調節(jié) pH 值至 11.25。
1.2 試劑 B,50 ml
2 g CuSO4·5 H2O(4%)
加雙蒸水至 50 ml
試劑 A 和試劑 B 在室溫下至少穩(wěn)定 12 個月,并可購買商品化試劑。
1.3 標準工作試劑(SWR)
50 份試劑 A
1 份試劑 B
可穩(wěn)定一周。
2. 檢測
2.1 將 1 倍體積樣品與 20 倍體積的 SWR 混合(例如:100 ul 樣品加入 2 ml SWR);
2.2 在室溫孵育 2 h(a)或 37℃ 30 min(b);
2.3 在(b)情況下冷至室溫;
2.4 在 562 nm 讀取光密度(OD) 值。
?
注意事項
1. 為促進 BCA 法的反應進程,可將實驗試管置于微波爐中孵臺 20s 以內。
2. 在樣品冷卻至室溫后。 每 10 min 光吸收值升高 2.3%。
3. BCA 法檢測微量蛋白靈敏度 0.5~10 ug/ml,應采用濃縮試劑,并需要在 60℃ 反應 60 min。
4. 與 Lowry 法相比,采用 BCA 法時,如果樣品中含有脂類物質將明顯提高光吸收值。
5. 在含巰基試劑和去垢劑的緩沖液中 BCA 呈色發(fā)生變化。
6. 蛋白質樣品經 DOC-TCA 沉淀后,會去除多數(shù)干擾物質。